商业百科
商业百科网 >> http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0-5-29 12:09 最新历史版本 2434 1 3
  返回词条

http

目录

符号简介

httphttp
发源于欧洲日内瓦量子物理实验室CERN,正是WWW技术的出现使得因特网得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这项基于TCP/IP的技术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迅速成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Internet上的规模最大的信息系统,它的成功归结于它的简单、实用。在WWW的背后有一系列的协议和标准支持它完成如此宏大的工作,这就是Web协议族,其中就包括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应用场景

HTTP诞生之初主要是应用于WEB端内容获取,那时候内容还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排版也没那么精美,用户交互的场景几乎没有。对于这种简单的获取网页内容的场景,HTTP表现得还算不错。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WEB2.0的诞生,更多的内容开始被展示(更多的图片文件),排版变得更精美(更多的CSS),更复杂的交互也被引入(更多的jS)。用户打开一个网站首页所加载的数据总量和请求的个数也在不断增加。

今天绝大部分的门户网站首页大小都会超过2M,请求数量可以多达100个。另一个广泛的应用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端APP,不同性质的APP对HTTP的使用差异很大。对于电商类APP,加载首页的请求也可能多达10多个。对于微信这类IM,HTTP请求可能仅限于语音和图片文件的下载,请求出现的频率并不算高。

工作原理

HTTP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且面向连接的。典型的HTTP事务处理有如下的过程: [8] 

(1)客户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2)客户向服务器提出请求;

(3)服务器接受请求,并根据请求返回相应的文件作为应答;

(4)客户与服务器关闭连接。

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HTTP连接是一种一次性连接,它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当服务器返回本次请求的应答后便立即关闭连接,下次请求再重新建立连接。这种一次性连接主要考虑到WWW服务器面向的是Internet中成干上万个用户,且只能提供有限个连接,故服务器不会让一个连接处于等待状态,及时地释放连接可以大大提高服务器的执行效率。 [8] 

HTTP是一种无状态协议,即服务器不保留与客户交易时的任何状态。这就大大减轻了服务器记忆负担,从而保持较快的响应速度。HTTP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协议。允许传送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它通过数据类型和长度来标识所传送的数据内容和大小,并允许对数据进行压缩传送。当用户在一个HTML文档中定义了一个超文本链后,浏览器将通过TCP/IP协议与指定的服务器建立连接。 [8] 

从技术上讲是客户在一个特定的TCP端口(端口号一般为80)上打开一个套接字。如果服务器一直在这个周知的端口上倾听连接,则该连接便会建立起来。然后客户通过该连接发送一个包含请求方法的请求块。

HTTP规范定义了9种请求方法,每种请求方法规定了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常用的请求方法是GET和POST。服务器将根据客户请求完成相应操作,并以应答块形式返回给客户,最后关闭连接。

标签